2016年6月10日星期五

张楚的社会主义好

  今年六四纪念的时候,我一个字都没写。想想看,好像从07年之后我就再没写过任何一篇有关六四的文字了。
  我觉得很悲哀,那种从骨子里面透出来的悲哀。

  今天去给女儿买pizza的时候,又听到了张楚的《社会主义好》,一下子崩溃了,就跟在听到了给中国共产党准备好的葬礼上的哀乐一样,那种失望,那种绝望。
  我想,我从骨子里面还是一个深深憎恨着体制的人,尽管我是一个受益于体制良多的人。

  曾几何时,我所信仰的一切都垮掉了。

  六四在苏联的背上狠狠推了一把,把苏联推到了死亡的深渊当中。
  六四也在我的心里狠狠推了一把,让我看到了一个冷漠却真实的政治谎言。
  Steven蒋说我是在中南海里面长大的,那些最令人恐惧的东西是刻在我骨子里面的,我想他说得对。虽然我讨厌老蒋讨厌得不得了,但是这一点,他说对了。

  张楚唱的每一个字都狠狠地、像子弹一样打进我心里。
 
  让我最绝望的时候,是我在重庆和万州的时候。我从超市里面拎着袋子走出来的时候,几个棒棒凑上来笑着用川普问我要不要帮忙挑回去。他们的脸,就和罗中立画的《父亲》一模一样。我陡然之间觉得备受打击——无论是我答应还是我拒绝他们,我都在战栗。棒棒说,一次十元,随便送到那边任何一个小区都行。我还在迟疑,他赶紧补充:八元也行。我把袋子递给他,棒棒很开心地挑起来,跟我回我的出租屋去,我给了他十元。

  “人民地位高。”

  我在万州的时候,我住的地方是三峡移民小区。那个时候,我每个周末都在长江边上的广场遛弯,和那些大爷大妈聊天。他们从戒备到和我可以瞎侃,我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告诉我,给他们准备的房子,一个平方2500,但是根本拿不到,一个平方3500才行。他们上访过,全部被堵回来。他们在万州住着,只能在小区里面做点小生意,没人愿意雇他们。医保根本没用,报销要一年多才能下来,无论大病小病,只能死扛。类似的故事,我在万州听了许多许多。

  “社会主义江山人民保。”

  或许你无法想象那种平静的麻木,平静的忿怒,平静的叙述。
  我听在耳中,那种平静就跟岩浆没什么两样。

  “江山坐得牢。”

  在成都和农民为了几棵树苗斗智斗勇,为了坟里面埋了几个人掰扯不清,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那些都不是真正的中国,那是一块红布,蒙住了我的双眼也蒙住了天。没人问我看到了什么,我自问自答,我看到了平静的忿怒。

  那些平静而忿怒的人也许根本不记得六四,六四也好,民主女神也好,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很遥远也无用至极的符号,这个符号换不来人民币。
  你也许会想问我,尊严呢?
  尊严和生存,他们从来不用花心思去抉择。

  但是,当他们连生存都无法办到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他们还会相信社会主义好吗?

  张楚声嘶力竭地唱着社会主义好,我听在耳中,那跟嚎丧没有什么两样。他所唱的每一个字,都是对现在这个社会最狠的打脸,都是最露骨最无耻的讽刺。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哪个人来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是共产党的棺材上钉上最后一根钉子,但是我想我已经知道该用哪首歌送它最后一程了。

  台湾的二二八,香港的六七,美国的九一一,中国的六四,都是撕开政治伪善面纱、露出最血淋淋一面的事件。台湾本省人、香港底层民众和媒体人、美国全社会、以及中国曾经的精英学子,都不会忘记。
  我深深地怨恨那个年头所发生的一切,原本还笼着光彩的一切都被呼啸的子弹与鲜血推倒,89和66没有任何区别,生与死,就在一念之间。
  害怕吗?
  那就滚蛋吧!
  在海外缅怀社会主义好的日子?我压根儿就没这样想过。我只感到恐惧,2010年我似乎忘记了我的恐惧,回到中国之后,那种恐惧立刻又回来了。
  如此而已。

  张楚大声嘲笑着我的离开:

  “反动派夹着尾巴逃跑了。”

  愿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

2016年3月5日星期六

Zootopia观后感

  陪女儿看的,好片子,结尾我鼓掌了。

  Shakira的主题曲很好听。

  剧情一波三折,算是近几年迪士尼电影里面很用心的一部了,很值得推荐一下。

  人物设置基本上还是遵循迪士尼的传统,没太多可说的,也没太多亮点,同样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指摘的。

  画面是太棒了,比起去年的恐龙也一点不差,从风景到细节到毛发到光影,都非常有说服力。我觉得这个片子完全可以拿一个奥斯卡CG技术奖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赞的地方有三:剧情,动物性格特征的夸张化演出,以及我自己有些生搬硬套的联想。

  剧情刚刚说过了,一转没啥可说的,土肥圆经历了打压到成名,意料之中;二转讲的是族群撕裂,掠食者和草食动物之间的分歧是我观影之前完全没有料到的,迪士尼竟然会拿这个题材作为主线之一来演绎,一改迪士尼往常温文尔雅四平八稳的风格,不能不说,非常赞。三转抓到幕后真凶对于大人来说基本上就是意料之内,毕竟谁得利就有最大的可能是真凶;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个真凶就有些意料之外。这部电影的剧情不是考验观众的智商,而是有点考验我们的思辨能力。

  动物性格特征夸张化演出,从Judy Hopps片头一开始的蹦蹦蹦就可以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树懒Flash在DMV办公室的精彩表演,简直是喜剧表演之最了。我很欣赏的动物除了Flash之外,还有前台的Clawhauser(美国警察的经典模板啊)以及黑老大Mr. Big(新一代教父啊)。这里不多展开,免得剧透,失去观影的乐趣。

  本片仍旧延续了迪士尼到处向经典致敬(吐槽)的优良传统,黑老大那段差点没笑死我,影院里面也是笑声一片,基本上看过教父三部曲的至少也会会心一笑,也不知道Mr. Big这个名字有没有故意吐槽Sex & City里面的Mr. Big。其实还有临近结尾发现制毒工厂那段,不知道是不是制作人员向Breaking Bad致敬,太牛了。结尾Clawhauser收到甜甜圈,也让我想起Dexter里面的经典桥段。迪士尼的冷笑话真是无所不在啊。

  我自己的生搬硬套的联想呢?主要是从那些动物影射的种族而来的,犀牛河马影射的恐怕是黑人,北极熊是俄国人,黑老大影射的是意大利人,树懒大象还有那个Yax(就是到处飞苍蝇、不知道是什么牛的牛)影射的是印巴人,小偷小摸卖盗版盘的那个背心动物Duke Weals-ton(真心不认识是什么动物)影射的是拉美人。我再说一遍,是我自己的生搬硬套。动物族群撕裂,我也联想到08年之后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最近的美国总统大选中的族群分裂。我观影回家路上和我太太还在说,其实硬要套,我甚至还能分出电影里面谁是民主党谁是共和党。

  这部电影三观仍旧很正,政治上仍旧很正确,不过我仍旧乐见迪士尼往前走了一大步,敢直面这个社会,而不是整天拿着恐龙和原始人以及冰雪奇缘姐妹俩开涮挣钱。孩子们在观影之后如果能想到哪怕一点儿关于族群撕裂的事情,我觉得迪士尼也算是功德圆满,让孩子们和大人之间多了一点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再次向Shakira的主题曲致敬,I would like to try everything.

2016年2月29日星期一

我深为悲哀!

  任志强被封号禁言是何等的悲哀?
  我无意讨论其他,五一六通知和这次若干党媒针对任的叫嚣有多么的相似,不妨自己去看看。我真的不能不怀疑,一场静悄悄的文化大革命已经来临了。
  也许这次的文革不像上一次一样疾风骤雨,是润物细无声的。但是文革仍旧是文革,我深惧之。
  尽管我没有亲身经历文革,文革的无数后遗症仍旧深深地影响着中国。
  我听母亲说起过很多文革的事情,长大之后,在国外也读了很多有关文革的史料。出国之前,我经历了六四。
  只能说,六四的烈度比起文革差得远,却仍旧是我一生当中无法忘记的噩梦。

  新的一场不叫文革的文革已经到来,我并不怀疑。
  我庆幸的是,我一家已经离开了那片灾难深重的土地,我的父母和岳父母都已经退休。但愿这场风波永远不要波及到我们。
  某些人,真当是祸国殃民。

2016年2月20日星期六

党媒必须姓党

  毫无疑问,党媒当然应该姓党。恰如中国人也必须姓赵一样。
  文革已经悄然回来了,X特勒已经“大哥般语重心长”地拍了拍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肩膀,大抵留给我们绝望的目光的,只能是染着鲜血的背影而已。
  要记得,法西斯主义究根结底和共产主义并无实质性的区别,这就是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前后视德国和苏联如大敌的原因。
  我从蒲立业的诗作当中读出来的是奴性,是北朝鲜式的令人作呕的无耻溜须。
  中国梦是什么?看起来,不过是帝皇复辟的噩梦罢了。

2016年1月28日星期四

谈谈Focal Solo6BE

2014年以来,我算是给Focal(劲浪) Solo6BE没少做过宣传。这款扬声器不算便宜,我原先很计较它的价格,先从Sweetwater买了一支回来,准备不好听就退;听了之后就放不下了。Solo6BE音质非常好,而且不挑食,好伺候,尽管比其他6.5寸扬声器要贵,但是我认为这款箱子物有所值。
Focal(劲浪)具体的公司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尽管去百度。他家的扬声器在传统HIFI圈子里面是老牌货,经典产品很多,声音风格基本固定,我最爱的就是Focal的松和甜,非要打比方的话,就像法国经典甜品马卡龙,入口即化,香甜充盈饱满,吃了还想再吃。Focal就是这样,听了就还想继续听下去。
我是从97年开始玩音响,最早的一套系统还是我高中毕业那年打工攒钱买的,Yamaha综扩加上一台5盘片的CD播放机,扬声器是Bose……当时主要是为了玩家庭影院,预算只能向多声道倾斜。后来打工时间多了,添了一台Sony的卡座,CD机一直没升级,扬声器加了一对Pork Audio的落地,后来从洛杉矶搬到多伦多的时候送给朋友了。之后在多伦多一直搬家,开始烧耳机,经常泡音响店,但是从来不下手买HIFI系统,大把银子都烧给家庭影院了。08年终于踏实下来,上了NAD的双声道综扩,还有就是我现在拿来当家庭影院主音箱的Paradigm S20,线用的是Audioquest,电用的是Monster的滤波,讯源就是我自己的Mac Mini加上NAS,那时买影碟比较凶,音乐基本上都是靠各路网友施舍。应该说,我自己的器材实在是不怎样,好在胜在泡音响店时间长,反倒是各路器材都听过了,从一套小二十万加币的系统到几千加币的系统都听过,我觉得,我的HIFI理念胜在恰当二字。
11年回国挣钱,14年夏天回加拿大,回来的时候房子还租给别人,就借住在一个哥们儿家里。我的耳机已经不烧了,主要是伤听力伤得厉害,天天靠听iPadBose Soundlink Mini过活,有多不爽可想而知。
我在哥们儿家里实在置办不了什么前级后级讯源扬声器这种正规系统,只能别出蹊径。我以前接触过一些玩音乐的朋友,也进过棚子,其实早先去的时候纯粹就是开眼,别人介绍我是老烧,我说我自己是伪玩家,看过一些棚子里面的器材,没上过心,现在就全想起来了。上网搜了一下,本来想弄个五百左右的箱子对付着听一下,后来被叉烧网的这篇评测害了,被飞飞忽悠乱了,于是跑去Sweetwater网站查了一下价格,一支1350美元,稳稳地超出预算。我自己琢磨了一下,反正北美退货方便,顶多搭个几十块的运费,就订了一支Solo6BE回来。
等扬声器的时候,我跑电脑店买了个CreativeUSB声卡SBX,一百加币上下吧;XLR平衡线是上加拿大亚马逊订的,一根5尺的XLRRCA线差不多十来块。电脑是我自己带的Macbook Air13寸,可以说,这套系统简陋得没法出来见人了,简陋到扬声器就一个,妥妥的单声道啊!
Focal Solo6BE寄到,接电接讯源,一开声,旁边的哥们儿一下子跑过来了,问:“什么喇叭?”他听了两个礼拜的Bose估计也快听疯了。
那会儿我是怎么摆Solo6BE的?墙角一张摇摇欲坠的折叠麻将桌摆电脑和声卡,还有一盏LED台灯,桌子旁边是一张IKEA的双人沙发,一半是放我的箱子,一半空出来我摆Solo6BESolo6BE是陷进沙发瓤子里面去的,没脚钉没避震,踹一脚沙发Solo6BE跟着晃悠。Solo6BE的电没处理过,胡乱跟电脑电灯接在壁插上。
就这么个要啥没啥,几乎所有忌讳都犯了的单声道“系统”,一曲加州旅馆让两个大男人听得浑身鸡皮疙瘩。
为什么我会经常性地宣传Solo6BE?因为我让Solo6BE在最惨的情况下播过音,而且就这样的环境条件下,Solo6BE的音质还如此令人惊艳,以我十几年的HIFI经验,我对这款扬声器有近乎盲目的信心。我不相信还有哪种听音环境会糟过我当时的环境。
我九月又买了一套房,从哥们儿家搬出来之后,跟着就上Sweetwater订了第二支Solo6BE,顺便还订了PreSonus Audiobox iTwo,两条八尺的XLR线。音箱架我是跑去Markham北边一家专业录音器材店买的,不想买避震脚垫或是脚钉,也没特地买什么发烧电源线。最后我自己组了一台电脑,AMD A10加上SSD,拷进去100G的无损,然后坐等第二支扬声器到货。这套系统总价是多少呢?两支扬声器2700美元,线20美元,USB界面200美元,电脑600加币,脚架80加币。按当时的汇率,4000加币(美元,当时汇率基本是11)搞定。
这套系统我沿用到现在,差不多快两年了,除了我去年搬家把脚架扔在车库里面,扬声器直接架在桌面上听,最后把当年留在加拿大的一台UPS备电系统接上来用之外,其他设备一直没改,甚至连电源仍旧还是用的墙电,完全没在做处理。为什么?很简单,用不着。Solo6BE是专业监听扬声器,用不着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折腾。
谈谈这套系统的优劣吧。
最优的就是,性价比极高。4000加币的系统随便乱摆都能出效果,而且还是可以和上万元的系统一较高下的效果,我还有什么可不满意的?
其次这套系统最让我满意的就是,可以让我专心听音乐。玩HIFI的总是热衷于听个定位啊,听个暂态啊,听出个音场啊……恨不得连演唱者啐痰咽口水都听出来。Solo6BE定位准不准?非常准,交响乐大动态偶尔会软一下,但是听定位绝不会错。用不着琢磨定位,用不着琢磨演唱者的齿音口水音是怎么录的,就是活生生的歌者在面前自自然然地唱。
第三我喜欢这套系统的是,不挑食。什么叫不挑食?烧过耳机的基本都明白,如果听得杂,绝不是一台耳机能满足的了的,少说也要两台,好点要三台:一台AKG701听古典听小编制,一台铁三角听女中女高,一台DT880听流行。为什么耳机要这么多才能满足需求?简单,耳机调音调得很凶,风格迥异。监听扬声器就简单了,三频平直,少音染,讯源录得怎么样就原样播出来,好坏不看扬声器,基本看录音。直白诚实得让人咋舌,在全部听音过程当中,喇叭在空气之中仿佛彻底消失一样,就剩下或好或坏的音乐而已。
第四,我认为Solo6BE很美。Solo6BE比其他的监听扬声器要美得多,不管是造型还是选色还是细节。
有没有问题呢?
有。
这套系统照正统HIFI玩家来说,不仅仅是逼格不够高,而且该做处理的地方完全没有做过处理,估计可以让他们痛心疾首不已。
我个人以为,这套系统最大的问题出在讯源上。不过考虑到很多音乐都是依靠网友们施舍,我就不要太挑剔了。
啥时候想好好烧一次的时候,弄套NAD套装加上PSB的落地扬声器,但是想想听的还是Don Mclean、披头四、Aerosmith、肖邦的钢琴曲,真用得着一套一万加币以上的系统吗?
我不想谈太多听音感受,没意义啊。我说Solo6BE高音准中音甜低音劲,你会相信吗?你能相信多少?我想说的是,我能靠Solo6BE听出很多原本我以为很好的录音当中的瑕疵,也能听出很多老录音当中我曾经忽略掉的细节。我当然也可以吹,说用Solo6BE听赵鹏从尾椎骨一下子震撼到天灵盖;我还可以吹,说用Solo6BE听宋祖英那声音亮得晃眼浑身汗毛倒竖;我还能吹,说用Solo6BE听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炮声能把窗户玻璃震得直摇晃;我甚至可以吹,说用Solo6BE听贝多芬的命运我能泪流满面。关键在于,这些东西太主观了,主观到完全无法量化。即便是我刚刚提及的丰富细节,我也只能说,这些是我听出来的,我不能保证你用Solo6BE也能听出来。
如果我这辈子只能拥有一套听音系统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Focal Solo6BE搭配恰当的电脑系统。对于我来说,有了Solo6BE,我可以不用花更多的钱在HIFI器材上了,只需要认真地欣赏音乐就可以。
Solo6BE对于我的意义,恰在于此。不要去烧器材烧环境烧精力,只要坐下来,闭上眼睛听音乐就好。
Listen to your music, not to your speakers.
诚哉斯言!

2016年1月24日星期日

家庭影院Atmos听感

  其实听Atmos不是第一次了,最早是2013年在成都高新区一家影院看《超人:钢铁之躯》的时候接触的。该影院为了突出效果,低音至少放大了一倍,而且音量调得很大,出来的时候我耳朵嗡嗡响。换言之,那次我对Atmos的印象很差,而且完全没有体会到Atmos的好处。之后陪女儿看电影,小黄人是Atmos,但也是音量太大,完全没有体会出来全景音和一般7.1的差别。于是乎,我一直认为全景音就是DD TrueHD的升级版,加了若干个顶棚扬声器,仍旧是固定录好音轨之后让扬声器轮流发音。
  还是今年无聊,在国内家庭影院音响公众平台瞎翻的时候,看了几个介绍Atmos的帖子,觉得似乎和我之前想的不太一样,跑去Dolby的官网上去看全景声的一些介绍,又去看了国外一些家庭影院论坛的技术分析,才弄明白,全景声和之前的技术相比,真是一个飞跃。所谓升级,7.1才真是5.1的升级,技术上提升了,但是背后的理念根本没有变。如果拿程序语言举例,5.1、7.1就是从底层的机器语言进展到最初的Basic,再加上高度环绕和场宽扬声器,也仅仅是进展到Pascal而已,但是全景声直接飞跃到了Java或是C##了,事件导向制的设计理念,很容易就能让人在欣赏影片的时候,彻底忽略了音响系统的存在。
  应该说,我这两天的纠结就在于此,直到昨天晚上认真看了一部全景声的电影之后,才彻底明白了这一点。

  我是两个礼拜之前跑到约克区Kennedy HIFI升级的设备,当然了,大笔银子花出去之前还是要听听店家介绍,也要实地试听的。本来我是瞄着Yamaha去的,我第一台影院综扩就是Yamaha的,对于他家设备的丰富细腻的音场一直很喜欢,但是他家软趴趴的推力则是不敢恭维。到了店头,老板劈头就问我,Multi Zone吗?我说当然不会。老板说,那你选先锋吧,别Yamaha了。我从09年用的综扩就是Elite SC05,效果一流,细节丰富,音场很开,推力稍微有点问题,比Yamaha好些,但也没有欧美综扩的力度;因此老板推荐我听听SC95,我也不反对,先听了再说。
  听音室的扬声器具体型号没看,但是一眼扫过去我基本放心,我家用的就是Paradigm Reference系列,听音室的扬声器也是一水的Paradigm,所以素质差不了太大。最大的差异在于我的影院和我的书房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是3:8的细长房间,而且左侧还有很大的开放空间,包围感会差一些。事实上,我这个判断也完全没错,之后几天我的判断全部命中。
  老板用的是全景声的演示碟,看了Unbroken的开头,轰炸机漫天飞已经很让我惊讶了,立刻起身去看音量,-25db。果然是音量调小之后,立刻就有包围感沉浸感。等到空战开始的时候,机炮射击的轨迹不说了,本来就是全景声的长项,最让我忽略,但是现在想起来才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飞机运行的背景声、驾驶员人声、机炮设备运行声都很细致地存在于四周,而且是让我觉得理所当然,完全没有意识到原本这些声音是很干硬地存在着的——直到我昨天晚上很疑惑,把网上弄来的Unbroken 1080P片子在新系统上重播了一遍之后,我才豁然开朗,不是设备的问题,而是片源的问题。
  之后又看了一个Dolby自己做的叶子,完全不用睁眼,闭眼听,叶子飞行轨迹从右后上方扫到正左中央高度再飘到右前中间偏上,清晰!最早的5.1是没有高度这一说的,完全要依靠拉高后环绕、之后要加上高度环绕和场宽,才能营造出上方音场,而且主要是用来表现雷雨啊、飞机掠头啊这类很粗暴很迅速很不讲究定位的音效。像叶子这种完全靠听觉就能定位的片段,7.1完全无能为力做到这样精准的3D定位,而且要想听出速度感,怕不是一万美元以下的设备能做到的。
  结论就是,我当场拍板买了先锋的综扩,加上一对全景声反射喇叭。

  一周拿到全部设备,连好,用MCACC测量定位,放不可能的任务四,Atmos点灯成功,但是完全无感,一点也没有听音室的感觉。
  我当时就傻了,换成最近一直在玩的PS4游戏,还好,这次7.1环绕效果出来了,说明机器没问题。
  再回去调Oppo BDP105的设定,也没问题啊?都是Bitstream输出。而且点灯成功,说明源码输出的设定是正确的。
  接下来几天事情很多,跑来跑去忙完了,终于昨天晚上可以坐定来再玩一下全景声了。首先是把先锋的说明书捡重要的看完,主要是看MCACC检测的时候有没有问题,确定没问题之后,立刻再去几个国外论坛上看了一下其他用户的评价,Atmos部分,确实不像之前的5.1或是7.1一样在综扩荧幕上有那么多的扬声器显示,就是一个很酷的Dolby Atmos字样,这下把心放到肚子里面了,想来想去,还是我的听音环境半开放导致的。一时半会这个是无法解决的,我终于决定把网上弄来的Unbroken档案拷去Oppo再看一下。
  看了就明白了,轰炸机平飞的时候,7.1定位很容易就出来了,但是一听就很“准”。该是右环绕发声,果然是它发声,然后右后,左后……哪个扬声器响度大,哪个响度小,很准,很清晰,完全能听出来,很安心。到了空战部分,所有的背景声仍旧有,但是很清楚能听到是哪个扬声器发出来的,的确很准确,但是像是硬挤进去的,尤其是人声部分,某几个环绕人声被拉长了——这是我家影院的问题,太长了,所以环绕和背环绕的四个扬声器距离和官方要求的距离相比,要拉长了很多。平时放个轰轰轰的动作片还没有感觉,但是一到了这种定位比较准的片子,果然就出了纰漏。
  我听明白了之后,果断决定,把不可能的任务四拿出来,换了一片变形金刚四。这部电影我是第一次看,变形金刚系列我只看过一,二三都没看,完全是冲着第四部有Atmos录音才买的。片子开头打的那场无感,到了傍晚时分Cade Yeager和女儿Tessa吵架又和好的片段,我完全没意识到我在看电影——沉浸感、包围感彻底出来了,而且照我的话说,是默默地渗进来的。之后继续看,汽车人变形直升机和人类军队战斗机乱飞的部分,很轻松地就能辨别飞行轨迹。影片最后,Cade拿着小枪Biu、Biu地打冷枪,定位也很清晰。不过那个时候老实说,已经很晚了,我也被轰轰轰的音效弄得没啥心情听下去,就琢磨着咋还不完呢,就在这样的焦躁心态当中,也能听清定位,说明Atmos很有一套。
  上楼准备休息的时候,我一直在考虑第一部没看完的不可能的任务四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其实在维也纳歌剧院四方人马周旋暗杀的那段,我一直还在把Atmos当7.1在听,试图辨别哪个扬声器在响。我完全忽略了那帮演员和乐团的背景音,仔细一想就明白了,各个扬声器都在工作,只不过没有那么明显,它们用恰当的方式和音量已经把我包起来了。

  我2014年把电脑HIFI系统换成Focal Solo6BE之后,我一直在四处推荐这对扬声器。我认为我对Focal最大的赞美就是,用了Focal之后,我可以全力去听音乐,不用思考各种有的没的东西,在我面前留下的只有音乐,我感受不到扬声器或是这个HIFI系统的存在。扬声器留下音乐之后就彻底消失了。这是真正好器材的一个境界。
  我没想到,我那套老家庭影院也能达到这个地步,扬声器消失了,所有的音效音乐对白都自然而然地渗在我的周围。在我面前的,只有那张银幕——电影院里面,他们是靠着几十个扬声器让我们感受不到扬声器的存在,现在我们在家里也做到这一步。
  我很推荐有条件的同好升级Atmos,可以让我们彻底忘记系统的存在,专心地只关注、享受电影本身。

2016年1月18日星期一

电子书还是纸质书?

  之所以会写这些文字,是因为今天从文学城看了一篇谈电子书如何如何不灵光的博客。
  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讨论的,电子书大行其道是趋势,纸质书的衰落也是趋势。一如纸质书取代竹木简,电子书全面取代传统纸质书只是时间问题,也许纸质书会存留下来,就像我们去博物馆瞻仰竹木简或是古滕堡圣经一样,电子书从最大的使用意义上一定会取代纸质书。
  首先,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上,电子书要远远小于纸质书。
  其次,空间的占用上,纸质书太庞大也太沉重了,电子书足够好。
  再次,易携易用方面,纸质书也不如电子书。
  最后,我们的阅读习惯也早晚会从纸质书变成电子书。
  至于该博客当中说到的DRM问题,其实我认为根本不是问题。DRM之所以存在,完全是因为商业需要。要破其实很简单,全套哈利波特才多少字,有爱的书友买了DRM版权的书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手工录入,有问题吗?全套金庸小说不是也就这么被破了吗?也许我们要说,不看盗版书。事实上,我们并不乏破解的门路和手段,看起来最蠢笨的破解方法,往往就是最好的破解方法。
  还有人说,专业文章需要纸质书。我觉得说这话的人大概还活在六十年代。难道他不清楚最早电子化的一批书籍和文章就是各种科技论文吗?多少科技人才就靠着从网上阅读其他人的论文才能继续自己的科研事业。电子版的论文可以加书签加注释,可以随时跳到指定位置,可以进行关键词搜索,可以hyperlink……真想做笔记也可以啊,自己一支笔一张纸啥笔记也都做了。
  说点自己的经验吧。
  我有三台Kindle,一台iPad,还有一台iPhone6S手机。现在我随身一台手机一台Kindle,床头柜上一台Kindle,还有一台老Kindle按键不太灵光了,正在吃灰。iPad在家几乎手不释卷,出门零碎时间靠手机看电子书,超过十分钟的时间我就可以用Kindle。我是从13年开始用上电子书的,到现在三年左右了吧,每年看的书超过一百本,如果是纸质书,不知道要消耗多少树木。当然了,电子书也要花钱的,亚马逊没少挣我的钱,所以我觉得也还好,对得起那些作者。我在中国和台湾都出过书,作者的版税其实没很高,大部分都是出版社拿走了;我没出过电子书,不知道版税怎么提成,不过想来也就是和实体书一样持平吧。作者其实对版税不会看得特别重,自己的文章和作品让更多的人看到,那才是真开心的事情。
  这两年真的很少再看实体书了,尽管我还有三书架的实体书没有看。我懒得带出去,也懒得给书页叠角或是加书签,懒得找光线充足的地方,更懒得去书店翻翻找找。我现在坐长途飞机很轻松,以前一口气要带三本书至少三公斤,现在一台Kindle可以装三百本。
  如果有可能,我真希望有家公司能帮我一把,把我家里数千本书统统电子化了,我在各处做好电子备份,到时候想看哪本就传到Kindle上。
  电子书是趋势,而且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恰如我对电线的看法一样,只要有可能,我就会选择电子书,而非传统纸质书。
  我丝毫不怀念纸质书的什么书香和触感,书就是载体而已。只要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悟到些什么,哪怕是刻在乌龟壳上也是好东西,否则就是浪费地球资源的涂鸦罢了。